杭州在线配资盖碗对茶香茶味的细腻展现
图片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上个周末,去朋友家做客,她家有一只边牧。
每次去拜访时,总是热情地扑上来迎接。
这次再去,发现阳台上多了个笼子,有一只小土狗窝在里面。
朋友说,这是她下班路上捡的,看起来才一个月大。
马路上车来车往,她实在不忍心置之不理,只能先带回家。
“新成员刚到家,要先隔离观察一段时间。”
图片
朋友一边说着,一边给小狗准备食水。
“不能原住民接触,以免交叉感染。”
看着她熟练地安排各项事宜,不禁感叹,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养宠人,虽然事发突然,但应对起来有条不紊。
这让村姑陈想起昨晚一位茶友的留言:
“刚收到你们家的老白茶,但不清楚怎么喝,怕泡不好。”
作为喝茶、品茶的新手,有这样的顾虑再正常不过。
故而,村姑陈连夜伏案,写下这篇“老白茶喝茶指南”,教大家如何喝好、存好老白茶。
图片
《2》
市面上的老白茶,大多以饼茶的形式存在。
松散的白茶压成饼,能省下不少储存空间。
后续进行物质转化时,经过压饼破壁的白茶饼也容易转化出更醇熟的风味。
但撬茶饼,对不少新手来说都是难题。
撬不开、撬太碎的情况经常发生。
然而,只要选对工具、用对手法,撬茶饼也能很轻松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撬茶最好用专门的茶针或茶刀。
撬松紧适宜的茶饼,就用茶刀。
扁平的刀身使茶刀能够轻松插入茶饼缝隙,刀口钝,撬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用起来也不容易受伤。
图片
如果遇上压制紧实的茶饼,换成相对尖锐的茶针会更顺手。
撬茶前,确保撬茶工具的干净卫生,如果工具上附有杂质或异味,用它撬出来的茶叶也会被污染。
准备好工具,取出茶饼,将其放在干净整洁的桌面上打开。
而后一手轻按茶饼固定位置,一手持茶刀,寻找切入点。
从侧面观察茶饼,能发现茶叶与茶叶之间的重叠,是有一定规律的。
顺着这些自然的纹理,看准一个点,将茶刀从侧面平行插入。
茶刀插入缝隙后,先轻微转动,松动一下周围的茶叶。
感觉差不多了,就可以将茶刀向上抬,借力将表层茶叶与茶饼分离。
撬饼是技术活,不能单靠蛮力。
图片
《3》
备好干茶,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,泡茶。
冲泡老白茶,盖碗始终是首选。
盖碗对茶香茶味的细腻展现,是其他茶具无法企及的。
闻盖香、观茶汤、品茶味、赏叶底等一系列流程,一只盖碗就能搞定。
一冲冲茶汤之间,白茶各个层次的香气和滋味有序显出,喝茶体验最完整。
盖碗最好选瓷制的,不吸香夺味,茶味呈现更纯正。
图片
冲泡时,首先要注意茶水比例。
一只常见的110毫升盖碗,注水八分满,投干茶5克正好。
茶多水少,茶汤苦涩难以下咽;茶少水多,茶汤寡淡喝不出滋味。无论哪种情况,都是浪费。
如果干茶体积太大,不能完全放进盖碗,就稍微折叠、规整一下。
其次,泡茶的每一冲,都要用沸水。
只有沸水能将老白茶中各个沸点的物质尽数激活,释放到茶汤中。
水温不够,茶汤的香气和滋味都会有所缺损。
注水时,为了保证每一片茶叶都能被沸水冲淋,最好使用环壁注水法。
图片
在一个适中的高度,从上至下地沿着盖碗壁,匀速画圈注水,让老白茶在沸水下舒展身姿。
最后,注水完毕,要在5秒内出汤。
准确来说,从注水到出汤,时间控制在7-8秒最佳,以免茶叶中的苦涩物质过量析出。
当然,冲泡手法不熟练时,这个时间稍微延长也无伤大雅。
经过多年物质转化的老白茶,苦涩物质的含量逐年减少,并不容易泡苦。
也正因如此,老白茶还可以煮着喝。
但煮茶同样需要控制时间,过浓的茶汤滋味平平,对身体也不好。
图片
《4》
每次撬完茶、喝完茶,都要将剩下的饼茶或散茶妥善存好。
白茶的吸附性极强,也很脆弱,存放稍有不慎,就会出现跑气、受潮、变质的情况。
常喝的茶,就找密封性好的铁罐或密封袋暂时保存。
铁罐无法完全密封,内部最好再套上两层塑料袋。
密封袋要选厚实的,茶叶入袋后要仔细捏紧密封条,多检查几遍。
若是长期存茶,就用三层包装法。
这是茶圈内公认的最稳妥的存茶法。
图片
所谓“三层”,指的是食品级铝袋、食品级塑料袋和厚瓦楞纸箱。
用这三层包装逐层将老白茶密封起来,放在隔墙离地、通风干燥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。
如果遇上回南天、梅雨季等潮湿天气,要格外注意。
存茶量大,放心不下的茶友,可以考虑购置一台家用除湿机,或者打开空调的抽湿模式。
总而言之,老白茶的储存,讲究密封、干燥、避光、阴凉、无异味。
做好这五点,定期检查,很难出错。
图片
《5》
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。
老白茶的冲泡、储存有章可循,但要想真正做好,还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和反思。
冲泡方式可以学,但要喝懂某一款茶,只能靠自己。
存茶亦是如此,用心与否,终会体现在茶叶身上。
同一款茶,不同的人泡、不同的心境下喝,感受都可能大不相同。
不必执着于别人口中的“标准答案”,多试、多品、多比较,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平台推荐,加杠杆的股票,官方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